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把握“一条主线”,狠抓“两个点”,主打“一个示范点”,服务“一个新区”
发展天空分外蓝 水格外清 山特别绿
——昭平法院能动司法服务地方“2536”绿色、生态发展路
作者:周任超  发布时间:2013-01-21 10:50:29 打印 字号: | |
 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,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,要求高度重视社会建设,着力保障改善民生,推动建设和谐社会。

  位于广西东部的昭平县坚持以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为主题,加快实施“2536”发展思路,以新型工业化、产城一体化为主导,用绿色守护家园,打出了绿色为底色的“美丽昭平、幸福昭平”的生态名片。

  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,广西昭平县人民法院切实发挥司法能动作用,立足县域经济实际,把握“一条主线”,狠抓“两个点”,主打“一个示范点”,全力服务“一个新区”,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,让天空分外的蓝,水格外的清,山特别的绿。

     把握“一条主线”,优化发展环境

  广西昭平县“2536”发展思路中的“2”是两个理念:坚持绿色发展、坚持富民优先。

“绿”是昭平最大的特色;“富民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。作为人民法院,昭平法院认为,要服务绿色发展、富民优先的战略,就必须为发展提供和谐、良好的发展环境,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,安民才能乐业,乐业才能发展。

  为此,昭平法院牢牢把握“绿色发展、富民优先”主线,充分发挥法院的审判职能,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、公正审理各种民商事案件。

  保持“宽柔并济”势头,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。2012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13件,审结209件312人,结案率98.12%;严厉打击杀人、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,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36人。认真贯彻刑罚的“教育”功能,落实“宽处”政策。对一些犯罪轻微、情节不重、社会危害不大、积极悔过的刑事犯罪,谨慎实施教育、挽救、感化手段。

  化解矛盾,调判结合,全面加强民商审判工作。去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818件,审结817件,结案率为99.88%。 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到72.22%,商事案件调撤率达80.66%,调撤率连续三年达80%以上,人民法庭调撤率更是高达83.37%,创历史新高。

     狠抓“两个点”,找准服务发展“切入点”

  “2536”发展战略中的“5”即五大资源:依托一片森林、一条桂江、一座古镇、一片茶园、一群寿星。在服务发展中,昭平法院理思路,找对策,明确了以“一个古镇、一片森林”作为服务发展战略“5”的切入点。

  说昭平被森林围绕,放眼望去都是绿,一点也不为过。该县森林覆盖率全广西第一,达84.17%。为了保护这一上天赐予昭平的宝贵财富,昭平法院依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司法保护 。十年来共审结农村土地承包、土地流转、山林权属、农资供应等涉林、涉农纠纷案件300件,依法惩处盗砍滥伐林木、污染环境、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 65 件。

  “一个古镇”指的是黄姚古镇。该镇是广西一张名气响当当的“名片”。国家5A级景区,有着九百多年历史,目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,并以“梦境家园”的“小桂林”之称而享誉广西区内外,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去的50个地方之一。

  在黄姚古镇的辐射带动下,2012年昭平县实现旅游收入18.5亿元,同比增长73.5%。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深化,黄姚古镇的保护、修复、整治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。

  对于法院如何保护古镇,服务古镇,昭平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周厚书娓娓道来该院的做法:不断加大法律宣传,做好政策法规的解释,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,提高居民古镇保护和商户合法经营、不损害游客利益的意识;建立咨询通道,对古镇开发、拆违、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;整合资源,联动调解,尽最大程度调处古镇保护、修复、开发工程带来了的纠纷,并依法、公正、高效审理、执行涉及古镇开发、保护、修复的案件。

     主打“一个示范点”,创新服务发展方式

  “恋爱期间,送给对方的贵重礼物,分手时能要回来吗?怎么处理?”“加班加点,加班费怎么算才合法?”

  这些都是昭平法院为该县辉达房地产公司设立的“法律诊所”QQ群激烈讨论的问题。“法律诊所”QQ群成立以来,就不断地有企业员工积极加入,有的寻求法律解惑,有的共同探讨法律问题,有的要求法律信息共享。

  “项目兴县”是“2536”发展思路里“6”的其中之一。辉达房地产公司投资开发的“永利新城”计划投资13亿元,占地面积491亩,是昭平项目建设的“大手笔”。为服务好重点企业发展,推动项目建设上台阶,昭平法院创新社会管理手段,在贺州市两级法院中率先创建“无诉企业”,选取辉达房地产公司作为首个创建“示范点”,力求通过法院的帮扶,实现矛盾纠纷不出企业。

  创建“无诉企业“在贺州是先行先试,没有经验可以借鉴。如何开展,昭平法院想出了许多办法,采取了诸多措施。制作法官便民联络卡,设立”法律诊所“QQ联系群,建立驻企法官工作室,选派业务精湛的法官定期驻点办公,为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,排查可能引发诉讼或矛盾激化的纠纷并及时化解调处;定期开展“普法进企业”活动,对企业债务纠纷、劳动争议等涉企的法规、政策进行集中宣讲,逐步实现化解矛盾于无形;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建议,深刻分析涉企矛盾纠纷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,共同帮扶企业事前化解管理、经营、交易风险。

  去年,昭平法院为“示范点”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86次,指导化解纠纷7件,发现、消除矛盾苗头6起,目前未有一起诉讼至法院的纠纷,初步实现了“矛盾纠纷不出企业”的目标。

     服务“一个新区”,抓住未来“核心”发展极

  “城建活县”是“2536”发展思路中“6”的其中之一。“2536”里“3”提出要把昭平县建设成为“全国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养生休闲型山水森林城。”

  江滨新区是昭平县近一两年建设的经济新区,担负着“再造一个新昭平”重任,该区用地面积4平方公里,相当于现在昭平老城区的建成区面积。围绕建设生态型山水森林城的要求,昭平县计划把江滨新区建成生态宜居、具有现代气息的政务、经济和文化休闲新中心。

  “服务好江滨新区的建设,就是‘为大局服务,为人民司法’的生动实践。”秉承着这样的想法,昭平法院一方面开展前瞻性调研,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“法律参考”。围绕经济新区建设,加强分析研判和前瞻性调查研究,及时收集、归纳、整理加快经济新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共性的法律问题,认真研究,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,为县委、县政府科学、依法决策积极出谋出策。2012年昭平法院共为新区提出26条司法建议。

 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与县委、县政府沟通协调机制。与县委、人大、政府建立经常化、制度化的汇报沟通制度,通过联席会议、日常汇报等方式,对于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类案件,及时汇报,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、协调,多部门,大调解,有效化解矛盾,解决纠纷。

  青山黛绿、绿树掩映。站在桂江河畔,远眺昭平,生机勃勃。而这一切也和昭平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,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分不开,法制保障让昭平县在绿色、生态发展路上,迈大步伐,昂首向前。
来源:昭平县人民法院
责任编辑:邓进超
友情链接